12月19日上午,2023年度王文兴院士环境科学奖学金答辩会在K6-409报告厅举行。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薛丽坤、教授委员会成员孙孝敏、侯可勇、胡新明、黄柳斌、李沁怡、教师代表王新锋担任评委。6名研究生报名参评。会议由孙孝敏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孙孝敏教授介绍了王文兴院士环境科学奖学金的设立背景和初衷。他表示,此次答辩不仅注重考察学生的科研成果,同时考虑候选人在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目的在于评选出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过硬的研究生,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在答辩环节,6位参评同学从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进行汇报。2022级硕士研究生闫姝婉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她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匹配情况,并表示未来会继续稳扎稳打,潜心科研。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田帅从个人情况、学生工作、科研等多个角度进行介绍,致力于大气污染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打造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驱动的完全可解释的PM2.5污染成因分析框架,揭示了山东多个城市PM2.5污染的成因,并定量评估了二次转化对于PM2.5污染的定量贡献,为解析PM2.5污染成因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见解。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瑞玉从科学研究、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测定沿海郊区细颗粒物的氧化潜势及其化学组分,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探究了颗粒物组分和来源对氧化潜势的贡献,并揭示了雾天影响下颗粒物毒性的变化。她表示未来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21级博士研究生霍彦汝从科研、志愿服务、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不仅在科研上实现突破,为芳香酯类污染物的大气命运提供理论基础,在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多个方面也崭露头角、表现出色。2021级博士研究生徐名兰结合自身科研、综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其科研成果为理解海洋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气候效应提供了重要视角,她表示不管在科研还是生活中都要勤奋进取,不断提升自己。2020级博士研究生白利勇从科研进展、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科研上预测了低镉积累小麦品种安全生产的土壤镉安全阈值,实现小麦在镉污染农田上安全利用的精准调控,在生活中争做青年楷模,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次答辩会充分发挥了优秀学子的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同学以更高标准要求自我,不断探索,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