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大气环境化学研究所以及全院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2023年3月10日,在闫才青和张玉强教授的联合主持下,我院顺利举办了“山海致青”论坛第二次学术报告会。张吉、王宇佳和齐安安三位研究生同学在本次论坛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张吉同学围绕“海陆交换对中国沿海崂山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影响”,汇报了他在2021年春季崂山大气综合观测的研究结果。在定量划分陆地型、海洋型和混合型气团的基础上,他探究了不同类型气团控制下,沿海地区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等大气污染物的时空特征差异与重污染过程的形成原因。

王宇佳同学汇报了“济南市区典型道路交通状况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应用特征重要性排序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她探究了多种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对重要性和非线性响应关系,合理地评估了道路交通对济南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与贡献。

齐安安同学则介绍了沿海城区-农村多介质环境系统中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关系和健康风险,通过改进的多介质环境PAHs及衍生物综合测试方法,他揭示了PAHs及其衍生物在多介质环境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特征,解析了其环境来源,评估其生态风险与健康暴露风险以及在不同环境介质间的迁移转化。

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座师生就各项研究的技术路线、结果讨论、研究意义和创新性等,与报告汇报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本次“山海致青”论坛的顺利举办,为研究院不同课题组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加了对彼此研究方向、研究手段、研究项目的深入了解与认识,将极大推进未来不同课题组间的交叉与合作研究;同时也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查漏补缺的舞台和机会,有助于训练与提升同学们的讲演能力。
文/图:张吉 闫才青 张玉强
审核:薛丽坤